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,我國前兩個月經濟發展實現了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的良好開局。
日前,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1-2月份,我國經濟恢復好于預期,供需兩端持續發力,涌現出新的亮點,支撐經濟穩中求進的因素不斷累積。
從生產端來看,工業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。1-2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.5%,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.2個百分點,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1.4個百分點。不論是從工業門類看還是分產品看,都實現了較好增長。在工業生產保持快速恢復態勢的同時,呈現出產能利用率水平高、裝備和高技術產業引領增長、消費品行業加快恢復、企業效益明顯改善等諸多亮點。此外,服務業復蘇也在加速,且內部出現分化。1-2月份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6.3%,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增長8.2%。隨著國內疫情散發,一些需要人員接觸的服務業,景氣度再次出現收縮狀態。
從需求端來看,三大主要需求均保持穩定恢復態勢?聪M,隨著穩市場、擴內需、促消費的政策落地,消費需求不斷釋放,推動經濟供需實現良性循環。1-2月份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,同比增長6.7%,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.0個百分點,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.8個百分點?赐顿Y,在穩步推進“兩新一重”建設,以及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、新型基礎設施、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的布局下,在擴大有效投資的要求下,投資保持了增長態勢,為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。1-2月份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同比增長12.2%,比2021年加快7.3個百分點。再看進出口,受中國相對穩定和安全的疫情防控形勢以及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,進一步增加了中國生產制造的確定性,成為全球供應體系中的“綠洲”。1-2月份,貨物進出口總額62044億元,同比增長13.3%。
在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、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情況下,前兩個月經濟實現良好開局,無疑為全年實現5.5%左右的經濟增速夯實了基礎。但形勢仍難言樂觀,正如3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確定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重點任務分工時所指出,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,困難挑戰增多。毫無疑問,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增大、疫情反復反彈影響、居家辦公增多、收入增長預期悲觀、服務業恢復較慢等多重因素影響,消費持續恢復將受到一定影響。令人擔心的是,在2022年,已成為中國經濟最大支柱的消費是否穩定回升、擺脫低迷,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。
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保持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,以推動市場信心的持續恢復?梢钥吹,貨幣政策已經發力,3月15日,央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。財政政策的一個動向是,減稅降費將轉向退稅減稅并舉,必將有利于穩市場、促就業、擴消費。
文章來源:中國經濟時報
|